多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被清退,牵出跨省作弊链

不法分子利用考场安检及信号屏蔽缺陷,竟成功让十余名考生作弊入职事业单位。

2023年8月,重庆警方查办一起公职招考作弊案。两个月前,在该市丰都县举行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中,多名考生笔试成绩“断崖式”领先,招致嫌疑。

随着案件侦办工作的深入,一个分工明确、配合紧密的考试作弊产业链逐渐被揭露:上游“老大”负责统筹学生报考岗位,提供作弊设备,组织“枪手”做题;中游有专人组织作弊工作、招揽“生源”;下游有拍手进入考场非法获取试题。经查,该犯罪团伙自2019年起,长期在重庆各区县及四川内江市事业单位招考中组织作弊,单次作案非法获利十万至数十万元。

2025年3月下旬,本案二审宣判,“头犯”获刑5年。与此同时,一名熟悉案情的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经核查涉案团伙交易记录,多名已入职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被劝退或清退。

多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被清退,牵出跨省作弊链

图/图虫创意

“断崖式分数”牵出跨省作弊利益链

2023年6月,重庆市万州、黔江等17个区县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公告显示,公共科目笔试共两科,其中一门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下称“职测”),闭卷笔答。

次月,联考的笔试成绩公布。诡异的是,满分150分的职测考卷,竟有多人考了140多分。多名网友发帖质疑考试中疑似有作弊情况。

网友们反映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丰都县,和其他县区相比,该县多位考生的成绩几乎是“断崖式”领先其他考生。

2023年8月,重庆市人社部门发布了相关通报。通报中称,警方初步查明,个别考生作弊属实,嫌疑人采用高科技手段作弊。

后续公示显示,8名考生因考试违纪被取消成绩。官方认定,他们试题答案高度雷同。通报同时披露,已抓获组织作弊团伙成员。

随着成员陆续到案,这一黑灰产业链条逐渐显露全貌。2025年1月13日,丰都县人民法院就本案作出一审判决,共有3人因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刑。

展开全文

其中,被认定为“幕后老大”的北京籍人员张德宇获刑五年。2012年,他曾因同一罪名在山西被判一缓一;负责前台运作的组织者刘黎立获刑三年六个月;多次参与试题偷拍的冉某宇(刘黎立的表兄弟)获刑二年二个月。另外两名“拍手”梁某、任某松,以及五名参与招揽考生的人员被另案处理。

事实上,该团伙作案手法并不复杂,主要是钻了考场安检和信号屏蔽系统的空子。被认定作弊的一名考生程文皓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考生的作弊设备就是1部手机、1个微型耳机、1条数据线。程文皓参加了武隆区2022年第三季度事业单位招聘,后入职武隆区住房城乡建委。

据程文皓讲述,考生需自行购买指定品牌手机。他回忆道:“在茶楼包厢内,一名戴着口罩、帽子,刻意遮掩面容的人员取走了我的手机。”

判决书显示,这些手机随后被转交给张德宇进行软件改装。表面看似普通的应用程序,如“小猪快跑”“轻阅读”“视频达人”“灵山奇缘”等,实则被植入了视频通信、答案接收存储等隐蔽功能。软件的开发者系广东阳江人邓某坤,他因犯非法生产、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案发后,公安机关从张德宇处扣押手机33部、微型耳机1个、笔记本电脑1台、台式电脑主机1台。

“那名男子用针线将那条数据线缝在了我的衬衣上,还缝了一只袜子在我的裤腰处,让我进考场之前将手机放在袜子里面,将迷你耳机放在耳朵里面。”程文皓说。

十多名考生违规考入事业单位

考试当天,拍题人、考生携带设备进入考场,在试卷启封发放到考生后,拍题人根据耳机传输的指令将试题放置于其携带的手机密拍镜头前,由场外同伙完成试题拍摄并传出考场,转交给“枪手”做题。

“枪手”是张德宇组织的,隐蔽在重庆九龙坡区的一家网络公司。“2023年3月,我在那看到有十来个大学生在学习考试的书,每个人看的书不一样,有的在看考护士的书、有的在看考教师的书。”刘黎立说。

据刘黎立供述,“枪手”完成答题后,会通过加密音频信号传递答案代码:“1”至“4”分别对应选项A至D,“0”则表示答案存疑。有知情人透露,设置存疑选项系为了避免卷面过于雷同。

而考生需要操作的只有数据线:“+”键用于接收答案,“-”键可重复播放。

经法院审查认定,2019年至案发期间,该团伙累计组织考试作弊52人次,被确认或承认作弊的考生共37人,涉及16场考试。一些考生栽在了之后的面试环节,但仍有17人通过作弊手段成功入职事业单位并获取编制。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作弊考生报考的均为县区级及以下事业单位岗位,涉及武隆、黔江、万州、丰都、酉阳、巫溪、彭水等多地,甚至存在跨省作案情形。2023年5月,张德宇、刘黎立曾组织6人参与四川省内江市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作弊,4人成功入职。

该团伙收费模式呈现阶梯式特征:先向考生收取4000至6000元不等的作弊设备使用费,待考生通过笔试进入面试或成功入职后,再收取十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的好处费,涉案总金额达571.6万元。

刘黎立接受警方询问时称,其对单个考生收费控制在25万元以内,个人从中获利5万至10万元,下游介绍人的分成其不参与。判决书显示,部分中间人收取的考生介绍费最高达11万元。

据多名被告人供述,收费金额的高低既与介绍人角色相关,也取决于报考岗位的“含金量”。最高的两笔收费均为50万元,分别涉及2021年10月报考并入职丰都县保合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的黄某某,以及2023年2月入职丰都县兴龙镇平安办的刘某。黄某某向办案机关透露,其报考岗位系刘黎立指定。

多名证人证言显示,部分通过作弊入职的考生转而成为组织作弊的“中间人”。在花费40万元成功入职丰都县暨龙镇政府后,因身边存在潜在客户,胡某被拉拢为“合伙人”,先后介绍5名考生。

有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人偷偷“抄近道”。

以丰都县事业单位2024年第四季度公开招聘为例,最抢手的丰都县双路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某岗位,交费人数与招考人数比例达到了397:1。

事发前,刘黎立系彭水县靛水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冉某宇系武隆区接龙乡人民政府事业编工作人员;另一主要“拍手”梁某在万州区地宝土家族乡综合执法大队工作。

不过,刘黎立及冉某宇并未在官方认定的作弊考生名单之中。

多名编内人员遭清退

2025年3月21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本案一审原判。知情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经核查涉案团伙交易记录,多名已入职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被劝退或清退。程文皓即在被清退人员之列。

程文皓向中国新闻周刊出具的文书显示,2025年1月2日,武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给予其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期限为五年。

多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被清退,牵出跨省作弊链

程文皓被清退。图/受访者提供

包括程文皓在内,多名被清退人员起诉了所在地人社部门,目前暂无裁判结果。

2015年大学毕业后,理科出身的程文皓多次报考公务员失利,随后转向事业单位招考。

2022年9月24日,程文皓在武隆区实验小学考点参考武隆区2022年第三季度事业单位招考笔试,以88分,岗位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

“当时恰逢武隆区事业单位考试改革,笔试仅设置‘综合基础知识’ 一科,百分制,且全部为选择题。”程文皓说。

之后,程文皓入职了武隆区住房城乡建委。

案卷材料显示,刘黎立先后从程文皓处收取款项20.5万元。不过,程文皓坚称自己并未作弊,支付相关费用是受对方威胁所致。

他表示,因手机缝在裤腰部位过于显眼,他在进入考场前发现有屏蔽车、扫描仪搜身,便将手机等设备丢弃在学校门口的草坪里。

认定程文皓作弊的关键证据系其2024年1月在武隆区公安局仙女山派出所及芙蓉水陆派出所签署的两份询问笔录。

笔录内容记载,他承认将手机带进考场,但因耳机杂音过大而将手机关机。他还自述2021年已有过作弊尝试,但没有收到答案。

根据重庆市人社局规定,未经批准携带手机、电子设备等通信工具进入考场,视为作弊。

针对此事,武隆区人社局负责人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示,程文皓被清退一事“没得争议,公安调查他都承认(作弊)了”。

(文中程文皓为化名)

记者:陈威敬

编辑:胡韵

评论